世界首艘千吨级纯电池推动载重船舶在广州整体吊装下水
世界首艘2000吨级新能源电动船,总长70.5米,型宽13.9米,型深4.5米,设计吃水3.4米。船上安装有重达26吨的超级电容+超大功率的锂电池。满载条件下,航速可达12.8公里/小时,续航力80公里。
本报记者 叶 青
新能源电动船添重量级新军。去年11月,世界第一艘千吨级纯电池推动载重船舶在广州整体吊装下水,填补了世界同吨位内河双电驱动散货船的空白。科技日报记者近日从广州发展瑞华新能源电动船有限公司获悉,该电动船近日在珠江水道沙角在龙穴水域完成了试航,顺利完成了各项试验,现正进行涂装等收尾工作,预计春节后即可投入内河煤炭运输航线。
同时该公司还在做进一步研究试验,开发不同种类的船型和更大吨位的电动船。
此艘“中国造”的纯电动货船有何技术创新之处?它的出现是否表明着未来货船的发展形态呢?
填补世界同吨位空白
这艘由广州发展瑞华新能源电动船有限公司投资研发的世界首艘2000吨级新能源电动船总长70.5米,型宽13.9米,型深4.5米,设计吃水3.4米。
该船突破普通运输船舶使用燃油、燃气作为动力的局限,采用高性能锂电池作为全船的动力源。船上安装有重达26吨的超级电容+超大功率的锂电池,整船电池容量约为2400千瓦/时,相当于约30—50台电动汽车电池容量。船舶在满载条件下,航速最高可达12.8公里/小时,续航力可达80公里。
“本船充电时间仅需2.5小时,完成整船货物装卸时间大约也是2小时左右。当它停靠码头装卸货物时,可同步充电,充电过程不耽误船舶工作。”该公司总经理严晓军说。
此船在航行全程不消耗燃油,碳、硫等废气污染物及PM2.5颗粒实现零排放,入级中国船级社并达到《内河绿色船舶规范》绿色船舶Ⅲ最高等级标准,将来可推广到内河的各种船型上,包括散货船、集装箱船、观光旅游船、客轮、交通轮、渡轮等。
该船建成填补了世界同吨位内河双电驱动散货船的空白,在研发过程中也形成了多项电动船专利技术。
据船舶设计方杭州现代设计公司黄佳林董事长介绍,该船拥有“五个第一”:
世界上第一艘全部采用锂电池为动力;
世界第一艘采用直翼舵桨为推进系统,与以螺旋桨为推进的传统内河船舶相比,推进效率更高;